摘要:有一位大哥下午来到店里,一进门就问:“这里是不是回收老银圆?一枚值多少钱?”我直言需要看到实物才能依据品相而定,大哥这才从口袋里拿出两枚银圆,说这两枚都是祖传的,几年前自己的父亲把银圆给了他,以前也是一直放在家中,平时几乎没去动过。最近闲时...
有一位大哥下午来到店里,一进门就问:“这里是不是回收老银圆?一枚值多少钱?”
我直言需要看到实物才能依据品相而定,大哥这才从口袋里拿出两枚银圆,说这两枚都是祖传的,几年前自己的父亲把银圆给了他,以前也是一直放在家中,平时几乎没去动过。
最近闲时偶尔在网上看到一枚袁大头价值三十万的消息,就想着过来问问,是不是真的值那么多钱。
我接过大哥手中的银圆,其中一枚确实是传世老银圆,是一枚普通的三年袁大头,另一枚也是三年袁大头,但这枚不是真的,从各个角度看,这枚是民国时候的老假。
我如实告知这位大哥,普通的三年袁大头价值在一千多,而另一枚假的就几乎没有意义了。
大哥有些难以相信,不太能理解为何祖传的银圆会是假的,而且真的那枚价值,也和他自己了解到的情况相差十万八千里,一时难以接受,我本想继续劝说大哥别被网上高价拍卖的套路给忽悠了,结果大哥马上就拿着他的银圆离开了。
或许很多朋友也在困惑,提起祖传银圆,应该是从老一辈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怎么也要经过几十个年头了,为何会传着传着到自己手里,居然会变成假的?
其实对于货币的造假,古已有之。到了民国,银圆因为使用便利,进一步受到众多老百姓的喜爱与拥护。虽然当时的《国币条例》规定了银圆的成色和专门的造币厂,但那个时期仍然比较动荡,各路军阀划分势力范围的混战时有发生。
一些地方势力看到铸造银圆有利可图,于是仿照袁大头的外观,粗制滥造了许许多多的伪品,用来搜刮民脂民膏。这些老假通常制作粗糙,图案立体感差,成色比普通银圆差一些。
为节省银料,通常在原料中掺杂了更多的铜,因此很多老假呈现出来的色泽有些泛黄,重量也会偏轻。
那么这种银圆,在民国的时候它就是以伪品形态存在的,无论流传了多少代人,它依旧是假的,很可能就混杂在所谓的祖传银圆中。
再者,建国后有几个时期对于老银圆的回收力度相当大,有的老人本来手里有一些银圆,但是经过回收的大潮也失去不少,再加上六十年代自然灾害的影响,不少银圆也流失了。
等到了八十年代以后,老百姓的生活有所好转,银圆收藏的概念被进一步熟知,有的老人手里的银圆已经很少了,又想给子女留一些,在市集或是地摊上看到就买了下来,因为自己并不了解银圆的真伪,结果买到的了假的。
也有的人外出旅游,看到有银圆样子的纪念品,就买了一些,也没太在意,然而家里人误以为是祖传的老银圆。
还有一种情况是,有些人说自己收银圆,见到对方是老人,可能看不准自己的东西,就趁机把东西调换,把真银圆换成了假的,再告诉老人价格不合适不收了,其实已经掉了包,换走了老人手里的真银圆。
如果碰到了这些情况,即使是祖传的银圆,它也不会成为一枚真品,它可能本身就是老假,或者仅仅是个纪念品,或是不小心被偷换了等等。
经历种种,银圆能够传下来,实属不易,面对祖传银圆的时候,也要放平心态,理性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