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3 12:05:54 | 浏览:72
把老银元和古钱放在一起来比较显然是容易产生异议的,虽说都属于古钱币,可是二者的差异还是太大了,尤其是放到市场上,用市场表现来衡量二者的优劣势,对他们未来的市场走向做出评判,并说明二者的高下,显然这是一项极具挑战的任务,我实在是没有把握可以把这个难题说的清晰、透彻,但是我还是愿意尝试一下,权当抛砖引玉,希望可以有多一些的泉友一起参与讨论。
既然是讨论,当然就要允许大家各抒己见,不同意的可以保留意见。而且我必须要特别声明,我们的探讨是基于宏观的视角来开展的,不能过度的强调一些细节的问题,比如有人会说我认为咸丰大钱就是要比老银元更有市场潜力,咸丰大钱就应该比袁大头更值钱之类的探讨,这就太微观了,这样的争论是讨论不出来结果的。
下面我们选几个不同的维度来进行一下比较说明。
群众基础
银子离我们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已经很远了,除了一些饰品还有一些接触以外,大多时候已经很少被提起了。但是这并不影响其在老百姓心目中的高大上的心理印象。尤其是和那些看起来脏兮兮的布满了红绿锈的古铜钱相比,银子那柔和细腻的白亮色彩,在观感上还是更容易博得大多数人的好感的。
银元的贵金属属性的确是独一无二的天然优势,在一般老百姓的印象里,银子天然就比铜更有价值,虽然我们也知道这样的结论非常的简单、粗暴并且武断,可这就是先入为主的印象,或者作为外行的普通群众最朴素的观点,也就导致无论是一线下乡收货也好,还是有送货上门的也罢,很难想象用一个很低的价格就收到一枚老银元,银元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就是高级货,哪怕它只是一枚普通的袁大头。
入门门槛
古铜钱和老银元相比,入门显而易见要更容易一些。原因就是古铜钱相对来说市场上更容易见到,早些时候一般的老百姓家里都能找出几个小铜钱来,特别是家里有老人的。而且太多的铜钱价钱并不高,便宜的几十块钱或者几百块钱,很容易买到。甚至在菜市场上有时还能碰到混着现代纸币一起回收和售卖的,且价格一般很难构成什么压力,即便买到的有可能是假的。
老银元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接触的机会就太少了,除家里有老人留下来的或者像是云南地区有用银传统的少数民族以外,一般的家庭很难找出老银元了。大概只有到专门的钱币和古玩市场才能得以一见。而且就当前的价格来说即便最普通的普品孙小头也得一千左右了,虽然也算不上大钱,可也不会随便谁就毫无顾忌的说买就买的,何况还在真伪难辨的情况下。
可玩性
有人喜欢老银元,但对古铜钱无感;有人喜欢古铜钱,而实在get不到老银元的美,这都是萝卜、白菜的事儿,没有什么奇怪的,无非是各有所爱好罢了。
但如果从玩的深度方面来看的话,显然古铜钱要比老银元可供探索的空间更开阔。古钱跨越的时间长达几千年,而老银元只有一百多年的时间,就所包含的历史信息的丰富性上看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另外无论从形制、纹饰还是文字,老银元和古铜钱显然不在一个量级上。
不确定性
宋钱的书法艺术在古钱里面除了莽钱尚有一拼以外,堪称独树一帜,其中有大量的是御笔书写,再有一些当时的文人、书法家也大量参与其中。单纯从审美的角度看,宋钱远比清钱耐看的多,可是反应在市场价格上却正好是反过来的,原因何在?宋钱出土量太大了。经常有挖出钱窖的新闻,成吨的出土,大多都是宋钱。
出土的问题也是悬在古钱收藏头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不知道什么时候哪个当下稀少的品种大量出土,价格便会一落千丈。因为老银元是近代以来才出现的,流通的时间很短,几乎不存在大量出土的情况。并且又经过几十年的政府的回收和民间的毁损,老银元的存世量相对来说是非常有限的。
风险性
古钱币作为古玩中的一项,其最大的风险就是买假。买贵了还好,只要不是贵的特别离谱,东西是对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还是有搬回局面的机会。但如果是买假,那就是九死一生,肯本没有翻盘的可能。这也是很多人想参与古玩的收藏或者投资,却始终举棋不定、迟迟不下手的原因。
古玩的门槛还是太高了,尤其是造假技术的日新月异,更是让一些有心参与的人面对层出不穷、花样翻新、防不胜防的假古玩望而却步,没有勇气胆敢越雷池一步,别说是新手,即便有着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经验的老玩家面对一些高仿都照常翻车、打眼。
假的问题一直伴随着古玩行业的始终,以至于大家都默认了造假在这个行业里的合理性,一不小心买了假,吃了亏,你要认,不能怪人家不诚信,要怪自己眼力不行,活该!而且还打不了官司,消费者权益在这个行当里根本不受保护,关键是对于真假的评定没有一个公认的、权威的统一标准,更多的时候还是要靠人,堪行业里的权威人士,凭借的是他们个人的信誉。
然而权威也是人,权威是代表他的眼力,是技术水平,但不能代表人品。有的技术没问题,可人品太差。见财忘义,以假当真、以次充好、各种证书满天飞,以至于大家一提到专家,引来的都是一脸的不屑,专家也成了砖家。
古钱币中评级币的出现打破了这个僵局,让人们可以借助评级公司的技术支持解除了担心买假的问题。让圈外的小白也可以放心、大胆的参与进来,为新鲜血液的注入打开了大门。
然而同样是评级币目前老银元因为有国外的评级机构的参与,权威性更高,操作和运营更规范,赢得了广大老银元参与者的信赖,这也是近两年老银元能够一枝独秀、傲视群雄的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原因。虽然古铜钱也有评级公司的加持,但是都是国内的公司在操作,无论从专业度和职业操守方面都还无法与国外的评级公司相提并论,泉友的认可度不高,所以在这方面还无法和老银元相比。
市场属性
老银元的打制比较规范,样式比较单一,品类也相对较少,数量有限,再加上有权威的评级公司做背书,解决了真假的问题;而且评级之后不同分数币的数量是有数据可查的;还有现在参与流通的渠道和平台也异常丰富多样,线下、线上、实体、电商、微商、直播等等,各种形式活跃异常。这一系列条件就为大资金的进入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在这方面古铜钱还无法和老银元一较高下,古铜钱还有太多的工作需要完善。
老银员目前已经有向金融产品转向的趋势了,就是会越来越向保值和增值的理财工具的方向转变,而不再是一个收藏品。购买老银元的人群不再限定在因为喜欢而买的爱好者,而是因为看好它的未来升值空间的投资者和投机客。而古铜钱仍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扮演收藏品的角色,当然不排除有个别古铜钱的品种会走上投资品的道路,比如咸丰大钱就有这样的潜质。
把老银元和古钱放在一起来比较显然是容易产生异议的,虽说都属于古钱币,可是二者的差异还是太大了,尤其是放到市场上,用市场表现来衡量二者的优劣势,对他们未来的市场走向做出评判,并说明二者的高下,显然这是一项极具挑战的任务,我实在是没有把握可以把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人民币地位,推动人民币普及和使用,人民政府宣布晚清和民国时期流通的银元逐渐作废,旧银元的回收也随之开展。从1950开始,中国人民银行根据重量和成色分为甲、乙、丙三等银元,其中甲类银元包括袁大头、站洋等,乙类银元
很多人对古钱币都有这样一种认知,就是古钱币年代越久越值钱,时代越早的古币越值得收藏,更有甚者认为,古钱币的数量与其发行年代成正比,也就是发行年代越早的古钱币就越稀有,事实是这样吗?古钱币真的是越老越值钱吗?年代早的古钱币是不是就比年代晚的更
祖屋墙中的“银元”多年前,笔者的爷爷在临终弥留之时,曾交待我父亲到祖屋内室的某一堵墙的暗格中取出一包古物。父亲在仔细观察之后终于找到了暗格,小心翼翼的从墙中空心处取出了一个红布包裹的小盒子,打开盒子后,发现内有几枚民国时期的“银元”和四五枚
记得有一次,我混进了一个比较高端的学术交流会,听到有几位大佬在谈论钱币,立马来了兴趣,搬个小板凳坐在旁边聆听。谁知道根本不是我想象中的“价格问题”,他们在说什么呢?谈论我国古代的“常平仓”制度以及和朝鲜常平通宝与中国常平五铢之间的关联。谈论
1、民国三十八年贵州半圆银币试铸样币 2019年拍卖成交价(人民币):1150000元。民国三十八年贵州省造半圆银币试铸样币,背逆180度,贵州造币厂铸造,属试样性质,设计风格古朴,制作规整,目前已知存世仅二枚,此枚为品相最佳者,出身显赫,
在2012年北京的一场秋季拍卖会上,民国25年孙中山像中圆、壹圆银质样币各一枚,拍出了112万元人民币的天价。孙中山像银元俗称为船洋,他因为银元背面的帆船图案而得名。1933年3月,国民党政府财政部颁布了《废两改元令》和《银本位铸造条例》,
今天就来写一下:老银元的沉和邮票的轻。小编买过邮票的经历主要有两次,第一次是之前买抗疫邮票期货,之前也提到过,还被一些人耻笑了,确实是纯纯的韭菜,啥也不懂进入了别人的局,期货是1280,买了60版,到手亏一半,现在应该是跌到了500左右了,
大年初八,开工大吉。祝各位回归工作岗位的泉友,新的一年,工作顺利,万事如意。老银元市场,基础大头,率先扛起回暖大旗。p盒40分的大头,从春节前到春节后,短短一个假期,基本上有10到30个点的涨幅,主要成交区间在2200到2500左右,年前在
大多数普通人手里有的银币如果不是假的的话,那么基本上都是生活当中能够经常看到的银元品种,例如3年袁大头、孙小头,或者23年船洋等,诸如此类的并没有太多收藏价值的普通银元。只要是稀有的、不寻常的银元品种,那么一般都不会轻易地出现在普通人手中,
估价RMB: 80,000–150,000 成交价RMB: 92000(含佣金)西泠印社2019年春季拍卖会清·咸丰重宝宝福二十试铸样钱说明:日本钱币收藏家平尾赞平旧藏。QING DYNASTY A SAMPLE COIN WITH "XI
拍品分类: 古钱>辽金西夏元>元代>至正之宝>权钞五分>背穿上吉拍品估价: RMB 100000-150000拍品专场: 北京诚轩2022年春拍-古钱 金银锭 纸钞开拍日期: 2022-08-12 09:30: